对幸福美好愿景的追求,
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因此吉祥题材在传统艺术中,表达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每每以生花妙笔,将作品赋予吉祥意涵,或应和良辰佳节,点缀气围,或祝愿亲眷友朋,寄托对平安喜乐、美满长寿的祈盼。在此分享数幀蕴含美意的花鸟、人物、山水以及吉语书法,亲切可人,愿与君同赏。
大福
张大千福水墨红蜡笺镜框一九八一年作
66.5x66.5公分(边长)
96x96公分(上下)
款识:福。
七十年上元。蜀郡张大千爰,年八十三。
钤印:「西川张爰」、「金石同寿」。
来源:现藏者一九八八年得于台北
门庭兴旺
〈彌勒佛〉原藏者丁荷泉(-),原籍江苏无锡,为沪上烟业巨擘丁厚卿之五子。丁氏于沪上设面粉号,后接盘江苏烟厂,创立福新烟草公司,出品「金字塔」、「嘉宝」等牌号香烟,风靡海上。丁荷泉襄助管理家族事业,担任厂长一职。抗战期间,曾担任汪伪政府商统会理事。一九五六年,迁居巴西,定居圣保罗,经营面粉厂,工余热心公益,曾捐出所藏珍籍〈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于华侨圈子中声名颇著。
张大千弥勒佛设色绢本镜框
94.4x63.2公分
款识:仿李公麟笔。蜀郡张爰。
钤印:「张爰」。
注:本幅题「仿李公麟笔」,未署年。一九四二年九月,大千于敦煌僧舍作〈罗汉图〉(上海博物馆藏),亦题「仿李伯时真本」,龙眠真本难觅,但罗汉之开脸、手部线条已见敦煌特征,本幅布局、笔法与之颇相类,而绢本质地,乃至折痕,均具高度一致性,另检大千摹敦煌壁画所采绢本,亦为同款,或可推断,本幅乃身处敦煌时所出。
張大千年〈罗汉图〉上海博物館
弥勒、婴戏皆系张大千绝少涉笔之题材。一九四四年,〈张大千临橅敦煌壁画展〉目录载其所临榆林十七窟(今之二十五窟)〈弥勒经变故事画〉轴,而本幅之弥勒露胸袒腹,满面笑容,与经变图之弥勒造型大相径庭,显然乃传入中土后经世俗演化的结果。民间又称弥勒为多子佛,有「五子闹弥勒」之传统题材,本幅取材或与之关联,手持寿桃,取意添丁添寿,门庭兴旺。十三童子围绕弥勒佛,或嬉闹,或小憩,动静相宜,天真烂漫,兼具生趣与美意。
实景圖
另细察榆林二十五窟〈弥勒净土变〉壁画及大千临摹之一七二窟〈观无量寿经变图〉,弥勒坐于龙华树下说法,化生童子在七宝池中嬉戏等细节,或亦启发本幅之创作。童子如迭罗汉般攀树、匍匐在地、扬手欲扑、水中浮游等姿态,在敦煌二十五、七十九、一四八、三二九等唐代窟壁画中,均可寻到原型。小童肢体如藕节,短发蓬松,或束双髻,多赤身,与壁画如出一辙,所著宽松小袴款式另见于大千「拟敦煌晚唐衣饰」之〈调婴图〉,符合唐代风尚,彰显儿童之活泼好动。龙华树、花草样式,弥勒之开脸、佩饰、手势、坐姿等,于壁画中亦有迹可循。
張大千〈調嬰圖〉
大千尝以敦煌壁画教导弟子关于中国画之透视,本幅布局即有所借鉴,弥勒踞中,比例刻意放大,突出其中心形象,童子散列四周,背景不作过多渲染,仅聊示人物所处的坡面、水面,穿插几株花草,呈现出独特的空间透视关系。人物体态丰腴健壮,造型精准,线条利落流畅,赋色古艳,已具敦煌艺术滋养之后的人物面貌,气息朴厚,格调高标,比肩龙眠。大千日后为数不多的婴戏图,如一九四七年仿周文矩〈戏婴图〉、梅云堂藏一九四八年〈多子图〉,或皆始于此。
长寿千年
邓芬送寿图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五五年
杨善深署签
x42.2公分
签书:东方朔。邓芬笔。善深题千。
款识:乙未闰月,昙殊从心芬。
钤印:「从心」、「邓芬」、「从心所欲不逾矩」。
藏印:「顺德日升堂藏」。
注:画上具「顺德日升堂藏」印,可知即李博文旧藏。李氏,顺德鹿门人,在香港营商,为人古道热肠,性耽艺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活跃于香江艺坛,与李凤公、鲍少游、容漱石等交往密切,尤嗜时贤之作,其「日升堂」藏南北名家画既丰且精,五、六十年代尝办大型个人收藏展。
兴旺绵延
溥儒老榴结子设色纸本立轴
x34.4公分
签书:溥心畬〈老榴结子图〉,丁酉年十月,竹韵斋藏精品。
款识:碧叶火齐悬,风吹露颗圆。还如燕桂树,表瑞玉堂前。心畬。
钤印:「溥儒」。
藏印:「乐」、「竹韵斋藏书画印」。
注:上钤印章「乐」,可能是乐绍虞或其子乐守勋藏印。乐氏乃北京著名老字号「同仁堂」后人,乐绍虞幼承庭训,开设宏达堂药店,四九年后,曾任济南市副市长。其子乐守勋,雅好金石书画,收藏甚丰,不少藏品后捐故宫及各大博物馆。
松菊延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现藏者因工作关系,频繁往访。虽为外籍人士,惟雅好中国艺术,乘络绎于京沪苏宁之便,参观展览,搜购书画。范围以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无拘名气,纯以个人兴趣及品味作入藏准则,数年积累极丰。携返美国,后渐次释出。辑中数幅,皆得于八十年代初,尚保持当年裱工。
钱松嵒苍松绶带图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三○年作
x93.3公分
款识:寿客高人共一家,贞容秀色媚秋露。南山移颂谁堪拟,美意延年对此花。笵钦先生大雅正之。庚午春。钱松嵒写。
钤印:「松岩」、「千仞岩头一个松」。
来源:一九八○年十二月得于北京
安康富贵
饶宗颐楷书「安康富贵」
水墨松竹梅金纹笺镜框二○一一年作
34.7x.7公分
款识︰安康富贵。辛卯。选堂。
钤印︰「饶宗颐印」、「固庵」。
来源︰据现藏者忆述,本幅得于二○一一年香港医学博物馆筹款晚宴
富贵平安
本辑原藏者乃法国资深外交官,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历任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驻匈牙利大使馆二等秘书、驻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等职。又获任法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常任代表,擢升至具大使衔。据其忆述,一九六八年一月至一九七〇年五月,正值「文化大革命」炽热期间,供职驻北京大使馆。得睹馆内仝事所藏傅抱石山水,深受启发,翌日即往琉璃厂的文物商店购置书画,其中包括傅抱石〈毛泽东《登庐山》诗意〉及黄宾虹〈幽谷论道图〉等,于二〇一二及一三年于香港苏富比先后释出。本辑二幅亦得于同期,上具当年文物商店标记。
王震富贵平安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二四年作
x92公分
款识:富贵平安。
甲子初夏,白龙山人王震写。
钤印:「王震大利」、「一亭」、「梓园」。
文物商店標簽
来源:购自北京文物商店。原装裱上附文物商店标签,注明货号、画题「王一亭桃片」、定价「40(人民币)」。
一帆风顺
王震一帆风顺设色纸本镜框一九二二年作
吴昌硕题跋
x56.9公分
款识:彼岸能登凭佛力,一帆风顺好禅机。壬戌夏仲,白龙山人王震。
题识:一帆风顺过江滨,梅雨连朝太闷人;我佛同心无(挂)畦碍,江南皖北救饥民。壬戌五月一亭画。吴昌硕题于扈,时年七十九。畦下脱碍字。
钤印:〈王〉「王震大利」、「一亭」、「心即佛」。
〈吴〉「吴俊之印」、「吴昌硕」、「苦铁」。
著录:〈白云堂藏画〉下集(台北,国泰美术馆,一九八一年),图版64
来源:「白云堂」主人黄君璧旧藏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拍卖,二○○四年十一月,编号
注:王震乃虔诚佛教徒,在商场长袖善舞外,亦积极投身慈善事业,赈灾救黎,善行泽及东瀛。本幅写于一九二二年,即他当选中国佛教会会长之时。他借通俗之吉语为题,内涵禅机。引用释家「彼岸」之说,张帆过海,直达彼岸净土,全凭佛力护持。他在画中以简约的山水形式使佛理形象化,船中坐众,皆僧衣削发,双手合什,如诵经,口宣佛号,凭借佛力引渡,得登另一境界。以写意法处之,运笔爽快俐落,波浪翔鸥,寥寥几笔,直摄其神,如内容宣示禅机,好让观者顿悟意会。
画家处理有异于笔下之山水,若见任颐光绪丙戌()之〈顺风大吉〉,可知取法渊源于此,从中得见受伯年画风之影响。本幅右下方钤「心即佛」印,呼应题旨,复由吴昌硕书七絶,亦及普渡众生之意,指涉者应是一九一九年,豫鄂皖浙苏五省大水,一亭致力救灾之故事,阐明佛力人力相济,即诗中「我佛同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