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这里曾是大学教授的别墅。在相当长时期里,这里缺乏维护修缮,一片凋零景象。从年起,我们对这一街区9栋废旧建筑逐步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其外观和布局,改造内部空间,嵌入少量新建筑。结合地形起伏,组织空间序列,既保持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又容纳全新的功能。同时,充分适应岭南湿热多雨的气候,强调通风和阴凉。建筑群落与景观相互交融,构成通透、开放、幽静、舒适的岭南园林。
建筑设计从年起,学校将这组历史建筑作为何镜堂院士建筑创作研究基地交由何院士团队分阶段进行更新改造,现阶段改造范围包括了南面4栋双拼别墅和北面3栋独立式别墅。改造以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为目标,以“整体观”、“生态观”确定改造策略,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
1历史与现在
历史建筑是有生命的历史载体,保护历史建筑不仅在于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实体,更需要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满足新的城市发展需求,适应现代人新的工作、生活需求。在设计中,我们把握“地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旨在历史和现在的叠合中塑造出新的场地特质,提升整体环境和空间质量,延续场所记忆与地域文化,从而使历史建筑在更新改造中获得新生。
通过相关档案资料研究,总体布局设计梳理街块的脉络肌理,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历史空间架构:南面4栋两层高的双拼现代式别墅,排列整齐;北面6栋单层的独立式坡顶别墅,由岭南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布局较为自由,与地形结合,自然错落,且每栋各异,整体外观简洁现代,局部在入口门廊采用了罗马柱式装饰。南北两列因不同时代建设,布局上没有严格的对位关系,共同围合一个长条形的绿地作为分户花园。以此为工作基础,设计将过去一些无序加建的临时构筑物去除,再适度加建,在各独立建筑之间建立必要的空间联系;在外部空间的关键位置嵌入新的建筑体量,划分和围合庭园空间。旧建筑部分保留外观,内部空间按新的功能重组,并增加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加固防震。新加建部分采用轻钢结构,衔接处与旧建筑脱离以连接体过渡,风格上采用以钢和玻璃为主的现代式,与旧建筑相区分又和谐一体。
2庭园与建筑
岭南庭园植根于岭南地域气候和文化环境,往往因地制宜,小巧通灵,不似北京皇家园林的恢宏厚重,也不似江南园林的古朴淡雅,却依托府院,大成院落,小成天井,极具生活化。
相比于江南园林的水体,岭南庭园的水面更为小巧精致,以静观为主,往往与富有诗意的景题相结合,成为庭园中画龙点睛之笔。借鉴传统岭南庭园的做法,在庭院的驻足处布置了3个大小不一的锦鲤鱼池,池子不大,却与门厅、会议室、接待室等空间紧密结合,室内外空间共融。池中锦鲤嬉戏,静中有动,使庭园焕发勃勃生机,从而营造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新岭南庭园。
3空间组织与工作模式
建筑功能更新中,需要将原来厅房式的居住空间转变为以创新设计为主的办公空间。工作室的运作是以项目为中心,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在发散和集中两种工作方式的交替中不断推进,一方面要激发创作个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创作群体的协同有效性。因此相比较于一般的办公空间,项目组成员或分散或集中,相对灵活,但需要有足够的交流、讨论的空间,适应于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交流讨论。同时,一个成熟有效率的创作空间需要资料、信息等公共资源平台,在空间上保证各类资源能被便捷利用。
以此为依据,将功能组成分为3种功能模块,分别是以办公功能空间为主的基本模块、以交流讨论、资源共享功能为主的共享模块、以辅助服务功能为主的辅助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组合来组织使用空间:在总体功能分配中,南面的4栋双拼式别墅作为基本模块,布置大部分的办公空间;北面3栋独立式别墅作为共享模块,集中设置公共资源平台,分别布置资料室、材料样品展示室、项目攻坚室和餐厅,并在庭院中加建了门厅(兼展厅)和一大两小的会议室;连廊、平台等辅助模块起交通联系和后勤保障功能,将基本模块和共享模块连为一个整体。在内部功能布局中,办公空间是基本模块,在每个办公分区都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共享区域,而机房、卫生间等作为辅助模块完善服务功能。为满足讨论室和会议室对大空间的需求,在建筑的内部改造中打掉局部承重砖墙、增加框架柱和梁、合并空间的方式来实现,而更大的会议空间则通过在庭园端部加建的方式实现。同时,有效利用各种屋顶平台、连廊、庭园空间,形成一些非正式的、自由交流场所,促发随机的、非正式的交流、交往。
4生态与节能
首先,建筑布局上保留了南、北各建筑之间的缺口作为进风和出风通道口,建筑之间采用通透式连廊进行连接,庭园中部加建的功能用房配合风道走向,不阻断夏季主导风道穿透中心庭园。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庭园的风环境模拟来优化设计。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的模拟显示:在夏季主导风向下,建筑组团内部庭院及周边人行区内不存在大面积的弱风区,保证了夏季在室外休憩、活动时的热舒适状况;在东南向各工作室单体之间设置开口,有利于夏季穿堂风的形成,为室内引入自然通风降温创造了条件;夏季建筑组团内行人高度(1.5m高)的平均风速约为1.05m/s,为舒适风速范围内。
其次,在屋面隔热方面,结合庭园绿化,采用了可移动式佛甲草屋面绿化植被,佛甲草具有种植土层薄,自然生长,不需浇水和打理,灵活性强等优点,将立体化的庭园绿化环境与屋面隔热节能有机的结合。再次,在建筑设计中灵活采取遮阳措施,如结合庭园景观设置连廊、阳台、遮阳蓬等形成灰空间,在建筑立面上设计遮阳百叶等。
同时,在建造中,我们回收再利用原建筑的砖、瓦、木等建造材料,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将之重组,并利用生态木、透水广场砖、植草砖等现代环保材料完善建筑机能。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
项目位置:中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校内
总用地面积:m2
总建筑面积:m2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师:何镜堂、郑少鹏、李绮霞、郭卫宏、黄沛宁、晏忠、郑炎、叶青青、曹声东、郭志盛、阮皙鸣等。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共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完成的优秀建筑获得这一奖项;时隔十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如期而至。经大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获奖项目项。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获奖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和建筑师1中国海盐博物馆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程泰宁、吴妮娜、杨涛2安徽医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邢立华、彭鹰3成都市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钱方、刘艺、冯远保罗·安德鲁建筑事务所:PaulAndreu、MarioFlory4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江涛、王亦知、刘力5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克成、吴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肖莉、樊淳飞、王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倪阳、汤朝晖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张利、袁建平、王灏7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锦秋、张昱旻、徐嵘8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西航站楼及附属业务管理用房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郭建祥、高文艳、付小飞9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鹏举、范桂芳、薛剑10东莞万科塘厦双城水岸商业中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张一、黄彧辉11东莞万科塘厦双城水岸住宅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张一、黄彧辉12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汤桦、胡铮、韩海兵重庆市设计院:唐可峙、周瑛芝、黄杰13洛阳博物馆新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李立、王文胜、高山14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锦秋、杜韵、王涛15西安市行政中心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赵元超、张冬、徐少凡16中国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汪孝安、鲁超、田园17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抗震纪念园·静思园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吴岳、章宁18广州塔荷兰IBA事务所:Mark.Hemel、BarbaraKuit广州市设计院:吴树甜、陈卫群、梁隽19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立、张承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张应鹏20吴山博物馆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王幼芬、马量、谢维21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曾群、邹子敬、文小琴22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康凯、关飞23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郭卫宏、郑少鹏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天人长安塔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锦秋、徐嵘、万宁25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锦秋、高朝君、杜韵26华山游客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张葵、陈琦27清华大学百年会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道增、卢向东、彭相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宋燕燕、姚虹28清华大礼堂改造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王丽娜、张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枫枫29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曼哈德·冯·格康、施特凡·胥茨、施特凡·瑞沃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马立东、王双、薛明3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越、邰方晴、张晓茜31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晓群、李树栋、柳澎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PeterBudd、NancyHamilton(已故)、DerekMoore32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谭泽阳、张玉婷3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大使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康凯、喻弢34钱学森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35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威尔金森艾尔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ChrisWilkinson、JimEyre、DominicBettison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倪阳、李绮霞36天津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37中国书院博物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地方工作室):魏春雨、齐靖38渡江战役纪念馆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邢立华、易豫39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章明、张姿、丁阔40侨福芳草地香港综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IDA):徐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邵韦平、柳澎、梁燕妮41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格萨尔广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吴岳、章宁42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程泰宁、王幼芬、王大鹏43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利、潘睿、陈荣钦44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徐昀超、邢立华45凤凰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邵韦平、刘宇光、陈颖46乌镇大剧院会元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姚仁喜、朱文弘、郑乃文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袁建平、苏昶、龚娅47国泰艺术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景泉、李静威48绩溪博物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张音玄、张哲49玉树州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丘建发、包莹50武清文化中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王建平、唐敏51医院(北京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一期工程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张一、刘伟52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柳亦春、陈屹峰、王龙海53玉树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张维、姜魁元54嘉定新城D10-15地块保利大剧院项目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安藤忠雄、冈野一也、矢野正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陈剑秋、戚鑫、张瑞55范曾艺术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章明、张姿、李雪峰56田园学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黄文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冰上运动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梅洪元、初晓、陆诗亮58寒地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梅洪元、王飞、张伟玲59又见五台山剧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高博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朱颖60和平饭店修缮与整治工程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唐玉恩、姚军、姜维哲61康巴艺术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关飞、曾瑞62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吴斌、冯君6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赵晓刚、周力坦64侵华日军第部队罪证陈列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倪阳、何炽立65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倪阳、刘宇波66大厂民族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盘育丹、郑常波67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郭卫宏、郑少鹏68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章宁、张莉兰69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谭泽阳、赵小雨70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张音玄、闫昱71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付邦保、谭泽阳72延安大剧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赵元超、李强、李彬73湖南大学天马新校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地方工作室):魏春雨、李煦、宋明星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斌74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东塔)KOHNPEDERSENFOXASSOCIATESP.C.:BillLouie、ForthBagley、FlorenceChan广州市设计院:马震聪、罗铁斌、张南宁75苏州相城基督教堂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张应鹏、王凡、董霄霜76辽东湾新区城市设计沈阳建筑大学天作建筑研究院:张伶伶、黄勇、赵伟峰沈阳新建大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袁敬诚、焦洋、蔡新冬77清华大学图书馆北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关肇邺、韩孟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玉龙78延安学习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唐鸿骏、李匡79平安金融中心(北塔)康沛甫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KPF):ShawnDuffy、BernardChang、FlorenceChan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谢芳、石丽茹、杨浩80珠海歌剧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马泷、陈莹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栾波、黄河、陈辉81上海船厂(浦东)区域2E1-1地块项目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隈研吾、寺崎豐、秋天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世峰、顾成竹、曹斌82祝家甸村砖厂改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郭海鞍83中国国学中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王建国、张彤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4惠能纪念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吴中平、郭卫宏85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刘宇波、何正强86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郭卫宏、向科87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地方工作室):魏春雨、张光、沈昕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海力88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工程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桂学文、刘安平、熊文超89华能苏州燃机热电厂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张应鹏、王凡、王苏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90两塘书院暨金石博物馆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汤桦、邵朋、汪田浩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黄伟、常毅敏、赵耀91长春世界雕塑艺术博物馆建设项目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程泰宁、王大鹏、吴旭斌92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西十冬奥广场项目(N3-3转运站等7项)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薄宏涛、蒋珂、张志聪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王兆村、陈罡、李慧93阿那亚启行营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窦光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利94上海中心大厦晋思建筑咨询(上海)有限公司(Gensler)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任力之、陈继良、张鸿武95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张振辉、麦子睿96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郭建祥、向上、夏崴97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98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张维、张葵99延安大学新校区规划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庄惟敏、李匡、唐鸿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设工程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唐玉恩、邹勋、刘寄珂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
联络、投稿、投诉
请加小编
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