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甲草 > 佛甲草功效 > 正文 > 正文

佛教高积土石的大德坟茔历史国学教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5 19:12:51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http://www.zgbdf.net/
佛陀在世时,他的弟子毗舍曾问他,弟子们如何才能表达对他的敬仰和虔诚。佛陀不言,取身上方袍平铺于地,接着把化缘钵倒扣于袍上,再把锡杖竖立于覆钵之上,据传这就是印度佛塔之雏形。另有佛经记载,有一位孤独长者见到释迦,就对他诉说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得到一个纪念物,以便佛陀不在身边时留作纪念,见物就如见佛陀一般。于是,释迦随手把自己的指甲及毛发送给了老人,于是这位孤独长者就把释迦的这些指甲及毛发拿了去,建塔供养起来了。此是为佛塔来源地之又种说法。说到“塔”,塔的梵文译为“窣堵波”或“浮屠”,直译对应是坟、庙、高显处,原意为“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它既是一种受广大佛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之物,又是一种建筑式样。古印度窣堵波即佛塔早期的原型,它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基台,圈体、平台,柱竿和华盖。基台意指大地,半球形的覆体表示苍天竖立的柱竿暗示世界无形的轴线,天地万物围绕着中心轴被组织了起来,华盖是各种天界和统治着上天的诸神的象征,平台中的遗物是佛陀的现世显现,整个佛塔又是印度佛教一种字宙观的象征。这种基型塔以示着尊贵,隐喻亡者已升入极乐世界。呈现为墓(死)佛陀之超死(涅架),同时又是一种新生,它构成了死与生的智慧的辩证关系。到公元二世纪初,键陀罗贵霜王朝时期的窣堵波(塔)下部承载部分为方台形状,原来覆钵下的台座增至3-4层的塔身,顶端相轮增至11个,整座塔的形体呈现出瘦而高的态势,这不能不说是古印度家堵波(塔)的一个巨大变化。佛陀涅槃后多年,幡然悔悟皈依佛门的阿育王开启珍藏佛陀舍利的八塔,在世界各地分建了座家堵波舍利塔后,又分别遣使到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克什米尔,直至地中海等地传教建塔。佛教之所以能由一个地方教派发展成为最早和最大的世界性宗教,这首先应归功于阿育王,因此,世界各国的佛教徒没有一个不敬仰阿育王的。阿育王虽然没有传教到过中国,但在中国仍建造有19座阿育王塔,说明这种佛塔模式早已传入中国,显示了阿育王传教对中国的影响,也进一步证明了塔是外来建筑。佛教的传播,一是利用佛经来说教;二是以形象化的食物或图画来宣传,佛像、佛塔就是最突出的形象。因此,佛教传入我国的时候,佛塔就随之而来了,但无舍利的“支提”式的塔,在后来中国塔的发展中不是主流。原来有舍利的塔式“窣堵波”,在传入我国之后,即与我国原有的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成中国式的佛塔了,中国现在的古塔,大多数就是这种塔,这些塔,不管它是否有舍利,一律被叫着各种舍利塔的名称。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这一字造得很好,它采用了梵文佛字“布达”的音韵,较旧译浮屠、佛图,更为接近本意。塔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这就十分切合“塔”的实际内容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jiacaoa.com/fjcgx/12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佛甲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