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甲草 > 佛甲草功效 > 正文 > 正文

佛教故事爱怜无处不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7 10:42:42
佛教故事爱怜无处不在古时候,在薄佑国有个名叫常悲的菩萨。他对佛法专一精进,可是当时在他的国家里,佛寺里的僧人都表里不一,表面上在供佛,实际上则败坏佛规,背叛佛义。因为这些佛门败类违法非为,很快的,整个国家的人都不信奉佛法了。常悲菩萨不愿看到这一切,便抛下妻子儿女,一个人到山中隐居修行。他每天喝山泉水,吃树上的野果,过着苦行的日子。“我生不逢时,遇不到佛陀,遇不到好菩萨,我该怎么办?”他悲恸的对天空呼喊,这声音传到天上,感动了天神,天神便下到半空中对常悲菩萨说:“贤明的菩萨,你去寻找明度无极圣典,好好诵读,贯通经意,确实奉行经义,就一定会成佛的。”“我该到哪里去求这至尊的佛法呢?”“你朝着正东方走吧!不要害怕艰难,你一定能找到明度无极圣典的。”天神的指点使常悲菩萨感激不尽,他不断对着上天磕头,说道:“我一定照您的指示去做。”“你必须努力精进,才能找到圣典!”天神说完这话便不见了。常悲菩萨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出发,走上漫漫寻找佛经的艰辛路途。他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心,一连几天披星戴月的赶路,走到双脚肿痛仍不停赶路,也不知前面还有多远的路程,只是努力往前走。常悲菩萨真诚专一的精神感动了佛陀,于是佛陀飞到他头上几重天的地方,跟他一起前行,每天讲经给他听。佛陀赞叹的说:“你真的一片诚心啊!像你这样的菩萨已经不多见了。你从这里继续东行二万里,便到了健陀越国,那里住着很多菩萨,其中有个菩萨名叫法来,他圣德高明,通晓各种经典,反覆教化人们,那本经──明度无极经,我想他一定会替你解释,让你诵读的。”佛陀说完便不见了踪影。常悲菩萨感恩佛对他的指点,更加坚定了求经的信心。经过千辛万苦,常悲菩萨终于进入健陀越国,漫漫求经之路马上就要到达了。这时,常悲菩萨的心中无比激动,再次虔诚的对天空说着:“佛陀啊!您的爱怜真是无处不在啊!”

摘自《佛教天地网》

……

王之弟)的儿子──提婆达多,也出家修道,念唱庞大的六万法集,精进修行,满十二年了。之后,因为得到供养的好处,他特地来到佛身边,打算学些神通。佛告诉他说:“你若肯观察五阴的无常,这样才能得道,也能得到神通。”话虽如此,佛却也没有说明怎样得到神通的具体方法。于是,他走去央求舍利弗、目犍连,和五百位阿罗汉。不料,他们都没说神通之道,只表示:“你应该观察五阴的无常。这样,才能得道,也能得到神通。”

因为提婆达多的央求不能如愿,害得他失声哭泣,闷闷不乐。他来找阿难,央求学习神通。当时,阿难因为还不懂他心智(知晓别人的心事),平时也尊敬哥哥(提婆达多是阿难的哥哥),只好将佛所说的秘诀,一五一十地传授给提婆达多了。

提婆达多终于认真接受神通之法,入山不久,很快学会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了。学完之后,他心里暗想:“不知有谁能做我的施主呢?我看阿阇世王子有大王之相,值得去深交亲近。”于是,他到了天界,拿些上天的食物,再回到郁怛罗越,取些自然的粳米,进入阎浮林,拿到阎浮果(苹果之一种)后,亲自献给阿阇世王子。或有时候,提婆达多摇身一变,变成象宝与马宝,跑来引诱王子的心。有时又化身幼童,坐在王子的膝盖上。当王子抱起幼童亲嘴给些口水时,他常常会自动吐露名字,让王子知道。反正他变化各种身份,借此取悦王子。王子的心被迷惑后,终于在奈园里搭造一座庞大的精舍,同时给予四种供养以外,又有其他供养,样样俱备,什么也不缺,也都统统献给提婆达多了。王子每天率领一群大臣,亲自送上五百锅的饮料与伙食。由此可见,提婆达多获得很大的供养了,但是,他仍觉得自己的随从太少,他心想:“我有三十相,仅比佛陀的三十二相少了一点,才不会有一大群弟子前呼后拥。若有一大群人把我团团围住,那样跟佛有什么区别呢?”

一想到此,恶从胆边生,涌起一阵恶心,他就竭力破坏教团的团结,才得来五百名弟子了。幸好在舍利弗与目犍连的教化之下,那群比丘才返回原位,跟教团和好如初。

有一次,提婆达多又起了恶心,推倒一座山要把佛压碎。幸赖金刚力士用金刚杵,远远地将那座下落的山丢开,但是,石头破碎,四下散射,也击伤了佛的脚指。华色比丘尼走前去斥呵提婆达多,他反而伸手痛揍比丘尼,害得她的双眼伤重而死了。这样一来,他不但犯了三逆罪(杀圣者、伤害佛、分裂教团),也结交心术不正的学者──富兰那(道德否定论者)等,断送不少善根,但内心从来没有羞愧与懊悔。尤有甚者,他在指甲里暗藏恶毒,假装向佛敬礼,企图中伤佛陀。之后,他想离去,还没有到达王舍城的途中,地面突然裂开,燃烧烈火的车迎向他,活生生地把他载到地狱里去。

虽然,提婆达多的身上枉有三十相,可惜,他不能忍耐,为了追求利养名闻,不惜犯了大罪,才会活生生下地狱去。

大家来小住、常住。(有各道场联系电话)湖北汉川清凉寺安徽太湖吉祥寺广东紫金东华古寺浙江泰顺崇教寺浙江开化文殊院湖南岳阳莲花寺连载专栏佛学讲记婚姻不幸福,因孩子年幼不愿离婚,该怎么办?(1

贞观二十三年,已经病入膏肓的唐太宗突然下达了一道诏令:贬英国公李积(音同“绩”)为叠州都督。李积,原名徐世积,因立下赫赫战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积。李积平生为人谨慎,善于审时度势,深得朝廷上下赏识,这样的人竟然无缘无故被贬去穷山恶水的甘肃叠州任职,实在令人费解。

太子李治也为李积意外遭贬感到不公,赶忙跑去向父皇求情。唐太宗望着羽翼未丰的儿子,嘱咐说:“李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你平日里对他没有什么恩德,我担心我死后你无法驾驭他呀!如今我有意贬他,他若口无怨言,遵旨照办,那么待你登基之后即可重用他,把他召回长安任宰相,他定会对你死心塌地;他若牢骚满腹,推三阻四,就是怀有异心,必须早除后患。”

李治大吃一惊,这才明白父皇所下诏令看似昏庸,实则是对李积的生死考验。人世间最重的打击,是在风头正劲时挨一闷棍,如果李积甘愿承受,证明他对朝廷忠心不二;人世间最大的奖赏,是在落难遭殃时遇一高梯,如果李积有幸挨到李治登基,再被李治召回,必将对李治忠心耿耿。

幸亏李积熟读经史,信奉“盈满则亏”的处世哲学,把得失看得很淡。他接到被贬的诏令后,连家都没回,便只身一人骑马赶赴叠州就职。没过多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李积最终得以重返长安并被提拔为宰相。

一一摘自《环球人物》张小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jiacaoa.com/fjcgx/9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佛甲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