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甲草 > 佛甲草种子 > 正文 > 正文

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相对,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3 12:07:12
仁与义,果仁与树叶花果仁义,在传统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到底什么是仁义呢?01孔子在易经中的“仁”和“义”读《易经●系辞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大意是说,《易经》的道理,在广和大两方面都涵盖。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每一道都有两个方面,故一共有六爻。其中“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孔圣人,在《易经●说卦》中著:「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这里,就明确了“两之”的意思。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刚和柔,人道是仁与义。从这里,感受到圣人在说“仁”和“义”,极有可能是与“阴阳”“刚柔”相似,具有代表“两个相对的方面”或“两极”的意思。这似乎就不局限于传统中的“仁爱和正义”的意思了。由此,仔细地考察“仁”和“义”,以更加深入地考察什么是“仁义”。关于“仁”字,《康熙字典》解释“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于“义”字,《说文解字》解释“己之威儀也”(威仪:庄严的容止仪态)。《释名》(古代的一部字典)“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以上的文字,大意可以这样理解:仁,心如谷种;生命之本性或性质,便是仁。心就好比是谷种,在各种条件满足时,即可以长出禾苗、结出谷子。义,第一,是自己的威仪,是庄严的容止仪态,可以方便理解为自己的说话、举止以及思想。如果把仁看作“谷种”,威仪,则是种子长出的禾苗果实。第二,是“宜”也,应对各种事物,使其相宜。由此,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仁是“本性”,义是“言谈举止”;或者说,仁是谷种,义是长出的禾苗及谷子;或者说,仁是本,义是表象;或者说,仁是起决定作用的某个力量,而义是表现出来的语言、动作以及思想观念。用中国传统哲学的“体性相用”语系来描述,仁是体、是性,义是相,是用。“仁”是本性,比如经常听到的“性本善”,或者“性本恶”,或者“性本非善非恶”。本性,属于中国哲学中的“体”或者“性”的范畴。义,即是日常的说话、做事和思想,是本性在某一个环境中的显现,属于中国哲学中的“相”或者“用”的范畴。这样理解,与中国哲学中的“体性相用”表述体系是一致的,也与孔子在易经中表述的“阴阳”“刚柔”相一致。所以,“体仁”这个词,是经常可以看到的。02仁,是生之性,那么什么是“生之性”?再进一步,仁是生之性,那么,什么是“生之性”?这个本性到底是什么呢?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善?或是恶?或是非善非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的本性,通常是不可以用“善恶”这样简单的二元评判来界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善的判别,而且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有对善的不同判别。要不然,网上的热点话题,会吵翻天,可能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善恶标准吧;但又会经常出现大反转,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善恶的评判发生了变化吧。从这个角度看善恶本性,其实是没有一定的善或一定的恶。善和恶,只是每个人在某种条件下的判别。刚刚判别为善,可能念一转,善就变成恶了。善恶本身并没有标准,只是个人的认知和判别。善、恶、非善非恶,另一个角度看,也无非是人在某个具体环境下的语言、行为、思想表现,还是属于“相”或者“用”的范畴,还说不上是“性”。一个生命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因为是讨论“立人之道”,生之本性,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我”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或者是大家经常问的问题“我是谁?”身体是我?还是心是我?长胖了减肥了、擦了粉底、剪了指甲,还是我吗?刚被某人气着了,又被某事喜着了,或者读文章读到这里,心还是我吗?也许会说,是我,只不过是变化着的我,前前后后的都是我。是啊,身体和心,什么时候消停过呀,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从来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这是一个角度。再一个角度,又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变化呢?出汗了,身体的水分结构发生了变化,是运动或者是环境温度高,也或者是某个疾病引起来的,是“我”所决定不了的。不然,怎会存在减肥的问题。如果心生一念“瘦”,身体马上就变了,岂不快哉。心又怎样变化的呢?试试看一下自己,现在正在想些什么。所以,心也是由当下的环境决定的。当下这个环境,也包含了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它们都以“种子”的形式延续着,在某个合适的环境就显现出相应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这几个角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佛家说的“无我”,没有固定不变的我,没有能起决定作用的我;我,无非是由当下的各种要素共同成就的一个心念,或者说是这个心念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观念思想。这即是佛家说的“诸缘和合”。所也,仁者,生之性也。这个“生之性”,即是“无我”,也可以说“无生”,“无性”。03那么,义呢?再来看“义”,“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怎样才算是“宜”呢?是什么与什么相“宜”呢?“使各宜也”,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与“体”,也就是与“仁”相宜。这样才可以解释孔子说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是本性,本性是“变化”,是“无固定的人”,是“无我”“无人”,是变化。正如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切都是阴阳变化,一切都是刚柔相推的力量变化,成就了不同的事物和现象。大到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昼夜长短交替,小到言谈举止心念变化,都是阴阳刚柔的力量变化所致。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某个事物。不仅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世界是这样,就连“我们能感知到世界”的能力,以及组成这种能力的各种要素,也都是无常变化的。义,是“使各宜也”,是相宜。可以理解为,就是与这种变化相宜。一切的语言、行为以及思想观念,都不要僵化在某一个点上。比如,坚定地认为某个人“就是那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只有这一条路”,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等等。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的认为那只是盲人在摸象吗?在生活中,我的体会是,时时都是盲人在摸象。做市场的,永远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市场或者市场的全貌,因为市场本身就是变化的。应对一件事情,我们也只能根据可以觉察到的因素而应对,是不可能知道一件事情的全貌的,因为这个“全貌”本身也是瞬息万变的。还有一个角度,相宜,也可以是与阴阳消长、刚柔相推的力量相宜。所谓审时度势,也可以是“审”阴阳消长、“度”刚柔相推的力量。所谓因地制宜,也可以是因这种“力量”而制宜。也还有一个角度。相宜,是什么与什么相宜呢?人与事物是什么关系呢?人,是不是就是事,或者说就在事中。一个人正在处理一件事,比如在吃饭,“人”“吃”“饭”。通常我们会认为有“人”,有“吃饭”这件事。如果人在客厅,饭在厨房,又怎么吃呢?所以是因为有“人”“吃”“饭”三个东西都在一起,才是“人吃饭”这件事。从这个角度看,人和吃饭,是不是一回事?人在吃饭过程中的任何起心动念、以及任何语言和动作,都是人吃饭这个事的“进程”;同样,饭菜的味道、冷热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等等,也都是人吃饭这件事的“进程”。从这个角度,再来体会“各宜”,还需要什么和什么相宜吗?04小结仁,是生之性,是出生之性,或生来之性,或本来之性。而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并并没有固定的体或性。从这个角度看,仁,如谷种,具有长成禾苗、结成谷子的功能,无体无性。义,是日常的言语、行为和观念思想,是由“仁”长出来的各个方面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观念,并且是与各种环境、与阴阳刚消长、刚柔变幻的力量相宜。又终究而言,因为人与事,本来都在一个进程之中,是共同构成了“事”,并无相宜不相宜之分别,或者可以说一切都是相宜的。所以,仁义两个字,看起来挺熟悉,其实不简单。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jiacaoa.com/fjczz/12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佛甲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